香港在確認2025年出現首宗本地獲得的基孔肯雅熱病例後,正採取迅速和全面的行動來對抗蚊疾。今年基孔肯雅熱病例總數達到47宗,市當局正實施多層次策略,以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尤其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
重陽節是一個傳統的掃墓節日,引起了對潛在蚊子滋生地的特定關注。因此,環境及生態局召開了緊急跨部門會議,協調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食物環境衛生署正在加強清潔和防蚊活動,特別是在公共和私人墳場,因積水和積存的垃圾可能形成理想的蚊子滋生環境。
基孔肯雅熱主要由伊蚊傳播,可引致發燒、關節痛和疲勞等健康問題。雖然罕見致命,但該疾病可能會導致長期不適和潛在的慢性關節問題。本地出現首宗本地獲得的病例標誌著從以往的輸入病例向本地傳播的重要轉變,要求當局和居民保持高度警覺。

目前的蚊子活動數據提供了對情況的細致看法。從七月至九月,伊蚊的產卵指數一直維持在10%以下,表明蚊子數量相對較低。然而,當局並未放鬆警惕,正在實施全面的預防策略。

檢查範圍在多個地點大幅擴展,包括建築工地、私人住宅、公共屋邨、公園和其他公共場所。房屋署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正在合作,識別並消除潛在的蚊子滋生地。執法措施包括隨機檢查,若發現有蚊子滋生的物業將面臨罰款,重大問題將被上报給高級官員。
環境及生態局副秘書長兼害蟲管制谘詢委員會主席黃淑贤強調了集體行動的重要性。她呼籲各政府部門採取穩健的措施,突顯了當局認真對待公共衛生問題的態度。

政府的策略不僅限於實地干預,還納入了科技溝通渠道。例如,推廣《標準》應用程序,讓居民能夠獲取公共衛生發展和安全措施的最新信息。
在重陽節期間前往墳場的市民,當局提供了明確的指引:清除積水、清理垃圾,並對潛在的蚊子滋生地保持警惕。私人墳場營辦商也被敦促採取類似的預防措施,以最小化病毒傳播的風險。
這種全面的方法反映了對新興公共衛生挑戰的主動和系統性回應。通過結合針對性的檢查、跨部門協調、科技溝通和公眾意識,香港展示了以社區安全和福祉為本的先進疾病預防模式。
隨著城市密切監測蚊子活動並調整策略,居民被鼓勵積極參與預防努力。簡單的行動如清除積水、保持環境清潔和獲取最新信息,可以顯著降低基孔肯雅熱傳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