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近日發出重磅公告,擬以每股港幣155元的價格將恒生銀行私有化,這一舉動在金融市場引起廣泛關注。這項計劃不僅為恒生銀行股東提供了一個具吸引力的退出機會,也標誌著滙豐集團進一步整合其在香港的銀行業務。
公告顯示,這一私有化建議較恒生銀行於公告前最後交易日的收市價溢價約30.3%,同時也高於市場分析師的最高目標價約18.3%。對於股東而言,每股可獲得港幣155元的現金對價,總計滙豐亞太將支付約港幣1,061.5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股東還將獲得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且該股息不會從計劃對價中扣除。
滙豐控股強調,此次私有化不僅反映了恒生銀行的當前市場價值,更體現了其未來數年的業務發展潛力。資金方面,滙豐亞太將利用集團內部資源支付全部對價,並已獲BofA Securities及高盛確認具備足夠的財務實力。從滙豐集團的角度來看,這項計劃預計將通過消除恒生銀行的非控股權益盈利扣減,提升每股普通股盈利。
在公司治理方面,滙豐控股承諾將尊重恒生銀行的獨特地位。儘管恒生銀行將成為滙豐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但將保留其獨立的持牌銀行資格、企業管治、品牌形象、市場定位及分行網絡。這意味著兩大品牌將繼續並行服務香港市場,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銀行服務。
市場對此消息反應積極。截至公告當日上午,恒生銀行股價已上漲26.39%,達到150.4港元。相關聯的股票如HSNGF也上漲了8.60%,顯示投資者對這一併購計劃持正面態度。
從監管角度來看,此項交易根據香港上市規則構成滙豐控股的須予披露交易,並預計將獲得全面豁免的關連交易。私有化完成後,恒生銀行將從香港聯合交易所摘牌,成為滙豐控股的全資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滙豐已明確表示不會提高此次的私有化對價,並預計私有化完成後,其CET1資本比率將受到約125個基點的影響。同時,滙豐將維持其2025年目標派息比率,即每股普通股盈利(不包括重大須予注意項目)的50%。
這一併購計劃不僅是滙豐集團策略性佈局的重要一步,也為恒生銀行股東提供了一個具吸引力的投資退出機會。通過整合資源,滙豐有望進一步提升其在香港銀行市場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