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署終止鑫鼎鑫供應政府樽裝水及其負責人有關聯化學品合約
政府物流服務署表示,由於無法信納供應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的樽裝飲用水供應商能繼續履行合約,今日已根據合約條款即時終止合約。
該供應商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於6月獲物流署批出合約,由6月底起為港島和部分離島的政府辦公室提供樽裝飲用水。基於物流署早前取得的供應商營運資料,以及警方的執法行動,物流署有理由相信鑫鼎鑫未能繼續履行合約,因此決定根據合約條款即時終止相關合約,以及另外三張與其負責人有關聯的化學品合約。署方會繼續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物流署表示,將優化供應政府辦公室樽裝飲用水合約的招標要求,並透過公開招標揀選合適供應商為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供應樽裝飲用水。在新合約生效前,已安排屈臣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在本周內開始暫時為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供應樽裝飲用水。
居屋2024近7500伙53日售罄 快上期三成 何永賢:證市民對資助出售單位需求持續殷切
房委會今日公布,「居屋2024」近7500伙只需53天全數售罄,較上期居屋快約三成。房屋局長何永賢表示,銷售反應反映申請者對資助出售單位的需求持續殷切。何永賢今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提及「居屋2024」5月29日起選樓,是期推售5個發展項目共7 132個新居屋單位及約300個重售居屋單位,整體銷售時間比「居屋2023」快約三成。她指總結今期「居屋2024」,房委會首次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約800個有初生子女家庭通過有關計劃成功購買單位;優化配額分配安排,按每個發展項目作為計算基礎以設定各個發展項目的配額數目,讓各類別申請者喺屬於佢地嘅揀樓階段都有機會選購心儀發展項目單位,而一人申請亦可選購備受歡迎市區發展項目嘅單位。此外,房委會全面提升銷售展覽資訊內容,讓申請者更易掌握有關資料。何指隨着近年資助出售單位陸續落成,供應到位,無論白表及綠表申請者都會有更多選擇和更容易選購到心儀單位。何又指「居屋2024」銷售期間,房委會樂見眾多白表和綠表申請者,包括公屋戶以及正在輪候公屋並持「綠表資格證明書」的申請者購入單位,成功「上車」。
無申報攜未完稅煙兩名入境女旅客分別判囚1個月及3個月兼罰款
兩名入境旅客因管有未完稅香煙及未有向海關人員作出申報,違反《應課稅品條例》,於上星期六及今日在粉嶺裁判法院及屯門裁判法院,分別被判處監禁1個月和監禁3個月以及罰款500元。
海關人員上星期五在香園圍管制站截查一名59歲女旅客,在個人行李內檢獲3181支未完稅香煙,市值共約1萬4300元,應課稅值共約10500元,旅客隨即被捕。
上星期六,海關人員在深圳灣管制站截查一名49歲女旅客,個人行李內檢獲5981支未完稅香煙及約12公斤生肉,市值共約31300元,應課稅值共約19800元,她其後被捕。
海關對判刑表示歡迎,監禁判刑具相當阻嚇作用,並充分反映罪行的嚴重性。
香港與深圳同意兩地口岸加強溝通協作 提升旅客便利與過關體驗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上午到訪深圳,與深圳市市長覃偉中會面,就進一步加強香港與內地口岸部門的溝通協調交換意見,以更佳應對日益頻繁的跨境通行需求。
雙方同意兩地口岸部門會進一步加強溝通合作,因應最新趨勢作出前瞻部署,並強化現有聯動通報機制,完善溝通與資訊共享及發布,致力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因應蓮塘/香園圍口岸深受內地旅行團歡迎,並在周末出現內地旅行團集中抵港的情況,雙方會積極研究不同方案,加強策略性溝通協作,並進一步分享運作經驗,務求提升內地旅行團過關前往香港的體驗。
特區政府表示,本月10日深港跨境出入境人次達134萬的歷史紀錄。高峰時段蓮塘/香園圍口岸部分內地旅行團要在深圳關外等候較長時間,才能過關前往香港,在實施多管齊下的措施下,香港口岸不論出境和入境的旅客,等候時間都少於15分鐘。
《深圳特區報》報道,覃偉中表示,將持續強化深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積極推進跨境基礎設施協同升級,推動口岸通關查驗模式改革創新,進一步優化提升市民遊客通關便利化水平。
大埔泮涌村疑受其他工程影響損及電線食水管 水務署緊急維修
水務署下午得悉大埔泮涌村懷疑受到其他工程影響,意外損及電線及食水管,導致100戶居民停電及兩戶居民停水。
水務署工程團隊正為受損的水管進行緊急維修,並已為受影響居民提供臨時食水,預計於午夜12時前恢復供水,署方了解到中電亦到場搶修,以盡快恢復電力。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再增3城市 全覆蓋大灣區九市
政府今日宣布,「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將於本月內進一步擴展至三個大灣區內地城市,包括江門市、惠州市及肇慶市,實現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全覆蓋,並同時於深圳市再增設兩個服務點,合資格香港長者本月內可在新增的五個服務點使用長者醫療券支付指定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費用。
兩個月大女嬰感染腸病毒併發腦膜炎
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嬰兒感染腸病毒的嚴重個案,涉及一名患有自身疾病的約兩個月大女嬰,本月13日出現發燒及昏睡,同日被帶往瑪麗醫院急症室求醫,留院治療後,昨日康復出院。病人的腦脊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腸病毒呈陽性反應,臨牀診斷為腦膜炎。
遵理短片稱科大獲批建設第三間醫學院 其後刪除 醫衛局:消息不實
遵理集團日前於社交平台小紅書發布短片,稱香港科技大學獲批建設本港第三所醫學院,短片現時已未能瀏覽,短片其後刪去。醫務衛生局今日(18日)嚴正澄清,指消息並無事實根據,又說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正研究有關建議書的資金安排及財政可持續性,預計於今年稍後向政府提出最終建議。科大亦澄清,至今未接獲政府關於籌建香港第三所醫學院的通知,對政府的決定及相關的公布詳情亦不知曉。
黎智英案 控方結案指黎利用《蘋果日報》鼓勵市民上街 尋求外國制裁意思「堅定不移」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18日)午續審,控方繼續結案陳辭,指黎智英利用《蘋果》作為其平台達到其目的,最早於2019年4月便向《蘋果》高層表示,《蘋果》可作為鼓勵市民上街及爭取外國關注的平台,及後黎又與不同外國人士合作,有「堅定不移」的意圖(unwavering intent)尋求外國實施制裁。
滙豐總行爆玻璃 中環一度封路
今早(18日)9時許,警方接獲報案,指中環皇后大道中1號滙豐總行樓上一塊玻璃破裂損毁,但無即時危險,案件原本列作求警協助,之後改列發現財物損毁。至下午4時許,運輸署當時表示,因懸垂物,介乎畢打街及分域街之間的東行線電車服務及介乎金鐘港鐵站及畢打街之間的西行線電車服務暫停;德輔道中(來回方向)近滙豐總行大廈的全線亦封閉。至5時許全部路線已經解封,受影響巴士路線陸續恢復原有路線行駛。
補習社職員發現小姊弟身體受傷 警方拘捕33歲母涉虐兒
下午1時許,警方接獲將軍澳培成路一學習中心職員報案,指懷疑一對年幼姊弟曾被不恰當對待。警員到場初步調查,發現6歲男童手部及背部受傷,其8歲姊手部及身體受傷,兩人清醒送往於將軍澳醫院。
施俊輝:多項措施打擊借殼辦學
近期社會關注未來數年是否會有大量雙非學童報讀香港受資助大學。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接受《政府新聞網》專訪時表示,暫時沒有證據顯示這類學生會在適齡入讀大學時湧到香港升學。 施俊輝指出,政府的人口和學位估算規劃一直把雙非學童計算在內,當局也密切留意相關數據。 他以2005年出生的雙非學童為例,這一批學童於2023年適齡報讀大學。雖然2005年雙非兒童的出生人數比前一年多出逾5,100人,但2023年以自修生身分報考文憑試的考生數目僅比前一年多600多人。導致這現象的原因有二,一是雙非學童不曾來港讀書,也無意來港升讀大學;二是他們早已來港接受教育。 談及政府早前修訂資助專上課程的申請資格,由2028至29學年起,受養子女須在港居住滿兩年,有意見希望提早實施,施俊輝認為現行做法合適。他解釋,家長物色學校需時,新學年又快將開始,假如新規定提早一年實施,或會引起混亂。 對於外界關注學界出現「借殼辦學」的問題,施俊輝表示,政府對此零容忍,會推出一系列短、中、長期措施應對。短期內,教育局將設立舉報機制,嚴正跟進所有懷疑違規個案。若涉及內地中介或教育團體,局方會通報內地相關部門,尋求協助,雙方也會加強溝通。 另一方面,教育局成立突擊巡查小隊,在9月和10月巡查高風險的私校,確保學校辦學符合規定。中長期方面,教育局計劃推出私校辦學實務守則,並建立合規學校名冊,方便家長查閱和選校。 施俊輝表示,內地家長如欲舉報本地有問題學校,可透過電郵或電話聯絡教育局,包括學校所屬的區域教育服務處。服務處設有四個分區,分別是港島、九龍、新界東和新界西。
政府採購樽裝水事件 警拘兩人
警方接獲舉報,指有政府飲用水服務供應商競投合約時,訛稱供應內地指定公司生產的飲用水。警方昨日以欺詐罪拘捕一男一女,分別是涉案公司董事和股東,並正通緝一名內地男子。 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孔慶勳今日在記者會上說,警方上周五接獲政府物流服務署舉報,指近期一項政府飲用水招標程序中,有服務供應商於標書訛稱供給政府的飲用水是由一間內地指定公司生產,最後該服務供應商成功中標,並於近期開始為港島區和離島區的政府部門提供樽裝飲用水。 其後該內地指定公司向物流署澄清,公司沒有生產相關飲用水,而且與中標公司沒有任何業務來往。 案件上周六交由商業罪案調查科跟進調查。警員接觸內地指定公司的負責人,對方聲稱根本沒有向物流署提供任何飲用水、不認識中標的服務供應商,也沒有和水樽標籤上提及的其他公司有任何合作供水。 孔慶勳指,負責人只記得被捕人和被通緝人士較早前曾接觸他,向他索取公司的水質報告,其後沒再就事件接觸他。 警方昨天清晨在涉案公司位於北角的辦公室和鯉景灣一個住宅單位,以欺詐罪拘捕一男一女,分別是公司董事和股東,並檢獲被捕人士簽署的入標文件。 被捕人士為夫妻,年齡分別61歲和57歲,現正被扣留調查。警方並正通緝一名內地男子。 此外,警方追蹤物流供應鏈,在元朗牛潭尾一個貨倉找到近2,600支相信是同批次飲用水的存貨。這些水主要透過物流公司從一間位於東莞樟木頭的水廠取得,再經由本地中轉倉送到港島和離島各區。 經點算後,直至昨日,約三萬支同類型樽裝飲用水已運送到各區。根據物流署資料顯示,這些水曾在7月進行過兩次檢測,上周五再經政府化驗所檢測,證實可安全飲用。 孔慶勳表示,警方將派員到東莞,調查被捕人和被通緝人士在案件中的角色、供水水廠的衞生規格,以及檢取證物回港作進一步調查。
終止政府辦公室樽裝飲用水合約
政府物流服務署表示,由於無法信納供應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的樽裝飲用水供應商能繼續履行合約,今日已根據合約條款即時終止其合約。該署會繼續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供應商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6月獲物流署批出合約,6月底起為港島和部分離島的政府辦公室提供樽裝飲用水。 基於物流署早前取得的供應商營運資料,以及警方昨日的執法行動,物流署有理由相信鑫鼎鑫未能繼續履行合約,因此決定根據合約條款即時終止相關合約,以及另外三張與其負責人有關連的化學品合約。 在新合約生效前,物流署已安排屈臣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在本周內暫時為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供應樽裝飲用水。
香港教育體系具足夠學額與靈活性
對於近日社會有聲音關注「雙非兒童」及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下受養人子女會否對本港教育資源和學位構成壓力,教育局發表文章,指香港教育體系具備足夠學額與靈活性,能妥善應對新增的學額需求,同時保障本地學生的權益。 以下是教育局8月18日在該局網上專欄「政策正面睇」發表的文章: 近期,社會有聲音關注「雙非兒童」及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下受養人子女的就學情況,憂慮他們會否對本港教育資源及學位構成壓力,甚至影響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另一方面,我們亦留意到有指受養人子女未能來港插班。綜合各方資訊與數據,本文逐一釐清事實,以更全面地探討相關情況,並說明香港教育體系具備足夠學額與靈活性,能妥善應對新增的學額需求,同時保障本地學生的權益。 「雙非兒童」來港就讀的實際情況 「雙非兒童」屬香港永久性居民,一如其他香港永久性居民,他們可以按個人喜好及生活規劃自由流動,選擇在不同階段在香港或境外生活或就學。政府進行人口估算(包括相應的學位估算)時,會考慮過往的趨勢和現行的政策,並一直有將「雙非兒童」包括在內。 先談大學階段。由2005年起,「雙非兒童」的出生數字已有較顯著升幅(較前一年增加5,171人,增幅達126%之多),所以如假設大部分適齡「雙非兒童」均會以自修生身分來港投考大學,理應在2023年的文憑試考生人數中已可見端倪。 然而,觀乎近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數據,2023年有7,637名自修生,相比上一年(2022年)的6,959人,只增加678人,增幅約10%。至於2024年文憑試,當年適齡「雙非兒童」數目已達16,044,較上一年大幅增加6,771人,但當年的自修生人數(7,431)不加反減(減少206人)。至於2025年文憑試,當年適齡「雙非兒童」數目為18,816,較上一年增加2,772人,自修生人數是10,161,較上年增加2,730人。 由此可見,文憑試自修生數據年度間時有升、時有降。我們估計部分「雙非兒童」或許選擇留在內地生活和就學,又或者在中小學階段已到香港就學,沒有在將近適齡報考大學時,大量來港參與文憑試以升讀香港的專上院校。教育局會密切監察相關情況,通過收集相關數據,適時檢視現有措施和政策,與時並進。 事實上,自2013年起,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每學年提供15,000個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收生學額。儘管中學畢業生人數由2013年的69,900名持續減少至2024年的49,200名,教資會資助的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收生學額仍維持在每學年15,000個,有空間吸納沒有在香港讀中學、但選擇以文憑試或其他認可的考試成績回港/來港考取入讀資助第一年學士學位的「本地學生」,包括「雙非兒童」。此外,政府一直鼓勵公帑資助和自資專上教育並行發展。在2025至26學年,本港的專上院校一共提供7,794個全日制經本地評審自資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為學生提供優質及多元靈活的選擇。 受養人子女在本地升學 就專上教育而言,政府早前對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和資助申請資格的修訂並沒有改變本地學生及非本地學生的定義。 因未符合居港規定而須以非資助形式入讀教資會資助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的受養子女不會計入15,000個資助學額內。學校可酌情以超額收生的形式作出取錄。教資會會監察受養人學生入學情況及相關超額收生的分項數字。 透過人才計劃獲簽證來港人士的配偶及子女,若符合入境事務處訂明的條件,可以受養人身分申請並獲發簽證來港居留。他們以受養人身分在港期間可以讀書、工作。由於人才家長是其受養子女簽證的保證人,如果保證人的香港簽證失效,作為其受養人的簽證也會受到影響。在一般情況下,會導致受養人的簽證也同時失效,需要一同於逗留期限屆滿前離港。 香港學生的成績不會受內地自修生成績影響 文憑試採用水平參照成績匯報(Standards-referenced Reporting)制度,與俗稱「拉curve」的制度不同,而是根據預設的能力等級來匯報考生所達到的水平。在水平參照模式下,預設的等級水平是維持不變的(即去年取得5*的同學的水平,與本年在同一科取得5*的同學的水平一致),但每個等級的人數比例可以隨考生所達到的水平而變化。考生所獲得的等級是按照其表現及能力,與預設的水平比照後而訂定。因此,考生所得的成績能反映其所學到的知識及技能,無須跟其他考生比較,也不會受其他考生的表現而影響其所得的等級。在評級時,考評局以穩定的日校考生組群成績數據為基礎,來釐定各等級的臨界分數,以確保每年文憑試的評級水平穩定,不受多變和不確定的因素所影響。亦即是說,香港學生的成績不會受內地自修生成績影響。 過渡期安排讓受養人有序來港 過渡期安排旨在讓受養人家長及早規劃,令他們較為有序來港,同時亦讓大學聯合招生處和各院校的入學事務處有足夠時間作相應的行政安排。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會嚴格審核自修生資格。 對於有意見提出取消過渡期,這會令受影響的受養人子女無法符合居港規定。政府認爲設立過渡期屬可取做法。 嚴打違規辦學 教育局零容忍 針對近期個別學校被指違規與第三方機構協作提供文憑試課程懷疑「借殼辦學」的事件,教育局高度關注,對這些鑽空子和不合規的做法持零容忍態度,已採取即時執法行動,跟進調查。 教育局會加強對學校(特別是提供正規課程的私立學校)的規管,已成立突擊巡查小隊,確保學校營運符合規例;並適時檢視和完善各項措施的執行細節,防微杜漸,摒除害群之馬。 教育局亦已即時設立舉報機制,當香港學校在未經授權或同意下,懷疑被內地教育機構或中介假借學校名義代為招生,學校須實名舉報,教育局會即時跟進,並會加強與內地教育部門溝通,從源頭打擊懷疑「借殼辦學」等違規行為。 我們呼籲業界團結,守護專業誠信,並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例;呼籲本地教育機構切勿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如發現有任何違規情況,教育局定必嚴肅跟進。 受養人子女插班安排完善 受養人子女家長需明白,香港中小學實行兩文三語(即能書寫中英文,操粵語、普通話和英語)政策,兩地課程內容亦不盡相同。與本地家長無異,其子女與其他本地兒童競爭入讀心儀中學的同時,並需達到學校的要求(包括語文);因此,在選校時家長需同時考慮心儀中學的學額數目和其子女的語文水平,為其子女提供最合適的學習環境。 如15歲或以上學生(包括新來港學童和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來港人士的受養人)欲向教育局尋求中四或以上級別學位安排支援服務,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會提供相關地區有學額空缺的學校資料,以便家長為子女向心儀學校直接遞交入學申請。由2025至26學年起,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的學位安排支援服務亦將延伸至15歲或以上有需要的學生,以滿足高中階段的就學需求。 教育局一直與各主要學校議會和地域校長會保持聯繫,並密切留意學校收取插班生情況,以及向公營中小學重申,如學校在相關級別有學額空缺,須積極取錄插班生,以確保合資格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並會定期在網頁發放各區公營中學學額空缺情況的資訊,以增加透明度及便利專才家長為子女申請高中插班。 教育局會持續檢視各項措施的推行情況,保障學生學習及升學的福祉。
香港與內地口岸部門加強合作
過去多個周末,深港跨境旅客人次屢創新高。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上午到訪深圳,與深圳市市長覃偉中會面,就進一步加強香港與內地口岸部門的溝通協調交換意見,以更佳應對日益頻繁的跨境通行需求。 本月10日總出入境人次達134萬的歷史紀錄。其中,蓮塘/香園圍口岸成為內地旅行團過關的熱門選擇,部分內地旅行團在高峰時段要在深圳關外等候較長時間,才能過關前往香港。而在實施多管齊下的措施下,香港口岸不論出境和入境,旅客等候時間都少於15分鐘。 陳國基向覃偉中分享特區政府以提前部署的方式應對周末高峰,包括於口岸增設櫃枱、自助通道和臨時櫃枱,並靈活調配人手,在各個繁忙口岸啟用全部檢查櫃枱和通道,加強疏導人流和車流,令整體通關暢順、秩序井然。 雙方在會上同意兩地口岸部門進一步加強溝通合作,因應最新趨勢作出前瞻部署,並強化現有聯動通報機制,完善溝通與資訊共享和發布,致力提升口岸通關能力。 因應蓮塘/香園圍口岸深受內地旅行團歡迎,並在周末出現內地旅行團集中抵港的情況,雙方會積極研究不同方案,加強策略性溝通協作,並進一步分享運作經驗,務求提升內地旅行團過關前往香港的體驗。 陳國基指出,深港跨境旅客人次屢創新高,充分體現深港兩地人民雙向奔赴的深厚情誼,也為兩地經濟發展持續注入動力。他感謝深圳市政府一直以來對口岸運作的大力支持,並感謝兩地口岸部門長期保持緊密合作,攜手應對每一次通關高峰。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入境事務處處長郭俊峯、海關關長陳子達隨行,他們午後返港。
地區改善措施有效回應市民所需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日主持地區治理專組第九次會議,按照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交付的工作,統籌各部門就地區關注的議題制定具體落實措施,並持續檢視工作進度和績效。 卓永興表示,各部門已按照領導委員會定下的策略方針,加大力度處理各項地區議題,全面執行改善措施,並取得階段性成果,有效回應市民所需;專組會繼續統籌部門密切監察措施的落實情況,評估成效,以及按需要作出調整和優化,為市民創建優質的生活環境。 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領導委員會已先後為12個地區議題制定策略方針,涵蓋多項加強社區支援的措施,以凝聚社區力量,全面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專組在是次會議跟進有關項目的實施進度和成果,包括勞工及福利局正研究整合房屋署和社會福利署的資料庫,從而識別高危隱蔽長者,而社會福利署自上月起已率先於觀塘及沙田區動用關愛隊接觸或探訪這些長者住戶,按需要轉介其他支援服務。 此外,食物環境衞生署會利用昨日起生效的第二階段環境衞生法例修訂,在合適大廈向管理負責人送達消除蟲鼠通知,不遵從的最高罰則將提高至25,000元及每日450元。截至上月底,食環署已於全港針對冷氣機滴水造成環境衞生滋擾的處所業主或住戶發出共4,300張妨擾事故通知,絕大部分通知已獲遵辦。各部門又會繼續推進11個在今年內推行的主題種植項目。 專組在會議上也檢視慶祝國慶76周年展示宣傳品的安排。有關宣傳品和布置的相片將上載至為慶祝國慶而設的專題網站。 卓永興感謝各部門用心推動上述工作並取得良好成果。他敦促各部門繼續積極跟進各項民生議題,以實際行動解決民生憂難,共建更美好家園。
選委會補選候選人簡介會舉行
2025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候選人簡介會今晚舉行,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陸啟康向候選人講解選舉安排、選舉活動指引內容及進行競選活動時應注意的重要事項,以確保補選在公開、誠實及公平的情況下進行。 是次補選需要競逐的界別分組共六個,28名候選人將於下月7日競逐21個席位。 陸啟康在簡介會上重點講解禁止拉票區和禁止逗留區、中央點票、宣布選舉結果、選舉表格電子化、選舉開支及捐贈、選舉廣告規定等安排。 此外,廉政公署的代表於簡介會向候選人詳細講解《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加深他們對構成舞弊或非法行為的認識;香港郵政的代表則在會上向候選人介紹免費郵遞服務的安排。 候選人簡介會片段稍後上載至選舉網站及香港電台官方YouTube頻道。
彩石里簡約公屋下周一起接受申請
房屋局宣布,九龍灣彩石里簡約公屋項目下周一開始接受申請。該項目由校舍改建,提供約150個單位,預計明年第一季起陸續入伙。 合資格申請者下周一或之前會陸續收到由房屋局寄出的申請表,下月15日或之前交回的申請將獲優先處理及進行編配包括彩石里及其他尚有單位的簡約公屋項目。曾經遞交申請表的人士不需再次提交申請。 該局表示,今年2月開展的第二期簡約公屋申請反應踴躍,申請者資格審核正陸續進行。這次加推九龍灣彩石里項目,旨在提供多一個選擇予有迫切住屋需要人士。 此外,元朗攸壆路約2,100個簡約公屋單位已於今年6月中全面入伙,第二個落成、首個位於市區的牛頭角彩興路項目約2,290個單位預期快將完成入伙。 房屋局表示,今年第二季公屋申請者的綜合輪候時間為5.1年,下降了0.2年,是2018年第一季以來的最低位,當中簡約公屋輪候時間平均為2.3年。約七成彩興路簡約公屋住戶原先居住在不適切住房,他們入住簡約公屋後生活大幅改善,局方呼籲合資格市民盡快遞交申請。 查詢可致電3464 0700或電郵至lphapp@hb.gov.hk。
長者醫療券計劃添五灣區醫療機構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將於本月內進一步擴展至江門市、惠州市、肇慶市三個大灣區內地城市,實現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全覆蓋,並同時在深圳市增設兩個服務點,方便合資格香港長者在大灣區使用長者醫療券。 計及新增的服務點,計劃的試點醫療機構將增至19間,連同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一院兩點,日後大灣區有合共21個服務點可使用醫療券,讓超過178萬名合資格香港長者受惠。 新納入試點計劃的五間醫療機構中,江門市中心醫院、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本月28日展開服務;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位於深圳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位於深圳前海的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則於本月29日展開服務。 特區政府衷心感謝廣東省衞生健康委員會和相關城市的衞生部門對試點計劃的大力支持和協助。隨着上述五間醫療機構本月內展開服務,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擴展試點計劃至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的目標將圓滿達成。
全校園健康計劃首發健康報告
衞生署宣布,明日首次向每所參與全校園健康計劃的學校發放度身訂造的《學校健康報告與建議》,並表揚11所晉升成為最優秀的「卓越學校」。 在2024至25學年,共有808所學校參與計劃,涵蓋全港近七成學校。衞生署針對每所學校的不同情況,逐一編製健康報告並提供針對性健康促進建議,供校方參考,以訂立校本健康促進工作的發展優次和策略。 報告明日發放,衞生署會安排醫護團隊在本月中旬至下月底到學校,深入講解報告內容,以便校方在新學年落實相關健康促進工作。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家庭及學生健康)張竹君表示,參與計劃的學校加強落實多項《健康促進學校框架》的措施,包括將體能活動、健康飲食、精神健康和社交健康四大健康主題融入學校課程、成立專責小組支援學生和員工的情緒問題、記錄和分析學生的健康狀況,以及建立機制協助有自毀或自殺風險的學生和處理學生的欺凌問題等,表現令人滿意。 張竹君又指,國際實證研究文獻顯示,學校實施《健康促進學校框架》能為學生健康帶來正面影響,例如有效降低學童的吸煙風險、減少欺凌個案、有助改善學生的體重指數,以及增加他們的體能活動和蔬果攝取量。她呼籲尚未參加計劃的學校聯絡衞生署健康促進學校科報名參與計劃。
選管會向選委會界別分組補選候選人簡介安排及相關法例與指引
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陸啟康在2025年選委會界別分組補選候選人簡介會,向候選人講解選舉安排、選舉活動指引內容及進行競選活動時應注意的重要事項,確保補選在公開、誠實及公平的情況下進行。
陸啟康說,這次補選需要競逐的界別分組共有6個,當中的候選人共有28名,將於9月7日舉行的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競逐21個席位。選舉主任已於上周二以抽籤方式決定有關界別分組候選人姓名在選票上的排列次序,有關候選人印在選票上的候選人編號可於該天刊登的憲報查閱。
是次補選將採用中央點票模式,投票結束後,所有投票箱會運送到設於會展的中央點票站,選舉主任會在助理選舉主任和點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監督點票。如有問題選票,選舉主任會即場進行裁決,亦會是最終決定。如對選舉主任的裁決有異議,選舉主任會作出紀錄,候選人可按法律程序提出上訴。
中央點票站內將裝設攝錄設施,候選人、選舉代理人及監察點票代理人可以進入中央點票站,在點票區的指定範圍觀察點票過程;而公眾人士和傳媒亦可進入中央點票站觀察點票程序,但不可以進入點票區。中央點票站外會張貼通告,顯示在點票站公眾範圍內可容納入場人數的上限。
選舉結果會張貼在中央點票站外,及透過新聞稿和選舉網站(www.elections.gov.hk)發放。
環境及生態局:惜食督導會將設專責小組 推行試驗計劃協助食肆廚餘回收
環境及生態局今日(18日)於社交平台Facebook宣布,惜食香港督導委員會通過成立兩個專責小組,包括「推動廚餘回收小組委員會」將協助食肆及相關街鋪參與廚餘回收,並推行試驗計劃,以測試實際運作的成效。
施俊輝稱無證據顯示雙非學童將於適齡入讀大學時湧港升學
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說,暫時沒有證據顯示雙非學童會在適齡入讀大學時湧到香港升學,政府的人口和學位估算規劃,一直把雙非學童計算在內,當局也密切留意相關數據。
對於政府早前修訂資助專上課程的申請資格,由2028至29學年起,受養子女須在港居住滿兩年,有意見希望提早實施。施俊輝接受《政府新聞網》專訪時表示,現行做法合適,因家長物色學校需時,新學年又快將開始,假如新規定提早一年實施,或會引起混亂。
對於外界關注學界出現「借殼辦學」的問題,施俊輝表示,政府對此零容忍,會推出一系列短、中、長期措施應對。短期內,教育局將設立舉報機制,嚴正跟進所有懷疑違規個案。若涉及內地中介或教育團體,局方會通報內地相關部門,尋求協助,雙方也會加強溝通。
另一方面,教育局成立突擊巡查小隊,在9月和10月巡查高風險的私校,確保學校辦學符合規定。中長期方面,教育局計劃推出私校辦學實務守則,並建立合規學校名冊,方便家長查閱和選校。
施俊輝說,內地家長如想舉報本地有問題學校,可透過電郵或電話聯絡教育局,包括學校所屬的區域教育服務處。服務處設有四個分區,分別是港島、九龍、新界東和新界西。
葵涌貨櫃碼頭男子如廁跌傷 送院搶救不治
【22:46更新】今午(18日)4時許,警方接獲報案,指一名男子於葵涌現代貨櫃碼頭一樓層的洗手間頭部受傷,昏迷不醒。接報到場救護員即場為其進行急救,再由救護車送往瑪嘉烈醫院治理,據報該男子送院時曾一度回復知覺,惟搶救約兩小時後證實不治。涉事的53歲男子姓王,警方經初步調查,懷疑他如廁後於洗手間外跌倒,撞傷頭部,案件暫列送院時死亡,其死因仍有待驗屍後確定。
駐港公署強烈不滿英澳為反中亂港分子提供庇護 促立即停止包庇
外交部駐港公署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澳洲及英國為許智峰及鍾翰林等反中亂港分子提供所謂庇護,公然包庇罪犯、干預香港事務。
發言人表示,許智峰等在修例風波期間實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並以欺騙手段畏罪潛逃,在海外繼續肆無忌憚地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嚴重違反香港國安法。
發言人強調,海外不是法外,潛逃者終將受到法律嚴懲。任何為反中亂港分子美化、包庇、撐腰、張目的行徑都是枉費心機。有關國家將政治操弄凌駕於法律之上,對自身嚴苛的國安法律體系諱莫如深,卻打著民主人權的幌子為違法犯罪行為開脫洗地,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和對法治精神的褻瀆。
發言人重申,外部勢力禍亂香港的圖謀注定不會得逞,敦促有關國家切實尊重法治精神,立即停止包庇罪犯及以任何方式干預香港事務。
天文台:香港以南海域持續有雨帶發展 料未來兩三小時或影響本港
天文台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指出香港以南海域持續有雨帶發展,並逐漸靠近珠江口一帶,預料可能在未來兩三小時影響本港,呼籲市民留意天氣變化。
天文台料猛烈陣風繼續吹襲香港 未來兩三小時部分地區雨勢頗大
天文台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指出與活躍偏南氣流相關的雷雨區正影響珠江口一帶,預料未來兩三小時本港部分地區雨勢頗大,呼籲市民留意天氣變化。
天文台又說,預料猛烈陣風繼續吹襲香港,如身處室外,請立刻到安全地方躲避。塔門在清晨5時25分左右錄得每小時約90公里的猛烈陣風。
天文台:未來一兩小時香港廣泛地區可能受大雨影響
天文台表示,未來一兩小時香港廣泛地區可能受大雨影響,市民應提高警覺。
「35+」案被告袁嘉蔚刑滿獲釋
再有「35+」案刑滿被告獲釋,前香港眾志副主席袁嘉蔚今晨(19日)離開羅湖懲教所。她涉「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被判囚51 個月;另在2020年參與六四集會,承認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判囚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