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共推固態電池商業化:產業協同新階段

固態電池正在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的未來,中歐合作正成為這場技術革命的關鍵推動力。在2025年的慕尼黑國際車展上,這項被視為新能源汽車「救星」的技術,展現出令人矚目的發展潛力。

固態電池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其顯著優勢:高能量密度和卓越的安全性。相較於傳統液態電池,它能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長期面臨的續航、充電和安全等痛點。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突破尤其引人注目。例如,中創新航研發的全固態硅基體系電池,其能量密度已達430Wh/kg,遠高於業界300-400Wh/kg的普遍水平。

A BMW test vehicle equipped with solid-state silicon-based batteries, related to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olid-state batterie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is shown in a manufacturing or R&D facility, with collaborative European-Chinese efforts highlighted.

歐洲汽車製造商正積極擁抱這項革命性技術。寶馬集團已在今年5月開始BMW i7全固態電池測試車的道路實測,標誌著技術從實驗室邁向實際應用。德國本土車企如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和大眾,都在尋求通過電動化轉型重拾全球競爭力。

中歐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合作正從單一技術輸出,升級為「聯合研發+本地化生產」的深度協同模式。寶馬和奧迪已與中國電池企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建立緊密合作關係。這種「歐洲整車技術+中國電池方案」的協作模式,不僅降低了歐洲車企的研發成本,也加速了中國固態電池技術的全球化進程。

市場數據顯示,電動汽車正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2025年1月至7月,歐盟純電動汽車註冊量達101.2萬輛,市場佔比已達15.6%。

然而,固態電池商業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業界仍面臨三大關鍵挑戰:首先是成本控制,目前全固態電池成本是傳統液態鋰電池的3-5倍;其次是標準統一,中歐在測試方法和安全指標上存在差異;最後是回收利用,需要開發專門的回收工藝。

根據《2025年固態電池高質量發展藍皮書》預測,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達614.1GWh,市場規模將進入千億元級別。這不僅是一個技術突破,更是全球汽車產業價值鏈重構的重要契機。

中國在這一領域已展現顯著優勢。全球專利數據顯示,中國是固態電池專利布局最多的國家。從材料到應用,像清陶能源、赣鋒鋰業和上汽集團等企業都在積極佈局,技術應用範圍不斷擴大。

固態電池的發展,不僅關乎汽車產業的技術革新,更將為全球能源轉型和減碳目標注入新動能。中歐攜手推進這一技術的商業化,有望為消費者帶來更安全、高效的出行體驗。

Get Your Free Insurance Consultation Today!

Since 1991, Navigator Insurance Brokers Ltd. has helped over 100,000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with tailored insurance solutions.
Let us help you find the best coverage for your needs.

Contact Us for a Free Quote

Why Choose Navigator Insurance Brokers Ltd.?

  • Independent Advice: We work for you, not insurance companies, ensuring unbiased recommendations.
  • Wide Range of Options: Access to multiple insurers for the best coverage at competitive prices.
  • 30+ Years of Expertise: Trusted by over 100,000 clients for personalized insurance solutions.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