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香港發生的一起13歲女童的悲劇性死亡,使乙型流感的嚴重風險引起了關注,並促使醫療專家緊急警告該病毒的潛在嚴重性。這一起悲慘的事件標誌著自去年六月以來,香港首例兒童因流感死亡,再次提醒我們必須了解和應對乙型流感。
亞洲兒科傳染病學會會長關耀華醫生特別強調了乙型流感的危險性,指出這種病毒可能迅速引發危及生命的併發症。與許多人認為流感是一種輕微疾病的看法不同,這種病毒在兒童中可能迅速發展為嚴重的疾病,如心肌炎和肺炎。
香港當前的情況令人擔憂。衛生防護中心在9月和10月初之間記錄了337起教育機構暴發事件。這些暴發包括35起幼兒園和托兒中心的暴發,182起小學的暴發,以及120起中學的暴發,這清楚地表明病毒在年輕人群中的快速傳播。
乙型流感的特點尤其值得注意。雖然其突變頻率低於甲型流感,但它仍然是對 vulnerables 群體(包括兒童、老年人、孕婦和免疫系統受損者)的一個重要健康威脅。該病毒通常表現出一些父母應該密切監測的症狀:體溫高於38°C的高燒、持續的乾咳、喉嚨痛和極度疲勞。兒童可能會出現其他症狀,如胃腸問題、眼痛和食欲不振。
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受污染的表面傳播,強調了基本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像關醫生這樣的專家強調,早期醫療干預可以顯著減少病情的嚴重程度。父母被告知,如果孩子出現持續一至兩天的症狀,特別是他們表現出昏迷、嗜睡或嚴重的食欲不振,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病毒的潛伏期通常為1至4天,病程約5至7天。這段相對短暫但激烈的時期凸顯了快速識別和應對的必要性。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特別有效,可能防止更嚴重併發症的進展。
雖然最近的死亡案例可能令人擔憂,但重要的是我們要以知情的謹慎態度,而不是恐慌來應對這種情況。了解病毒、識別症狀和採取預防措施是保護兒童和社區的關鍵。這包括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確保孩子在必要時及時獲得醫療照顧,並關注當地的健康警報。
香港持續的暴發再次提醒我們,乙型流感絕不可輕視。它是一種複雜的病毒,需要我們的尊重、警覺和積極管理。通過保持知情、實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迅速應對潛在症狀,父母和看護者可以在保護孩子和社區免受這嚴重的健康威脅方面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