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臨近,香港面臨嚴峻的公共衛生挑戰。醫學專家預測流感病例將激增,緊急呼籲市民尤其是兒童群體盡快接種疫苗。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專家許樹昌教授對當前疫苗接種現狀及潛在健康風險發出了重要警告。
統計數據顯示令人憂慮的現狀:僅14%的6個月至2歲高風險幼兒群體完成了流感疫苗接種。這種低覆蓋率使大量幼兒面臨嚴重重呼吸道感染的威脅。今年夏季已錄得至少18宗兒童流感重症病例,更不幸地造成兩名年齡介於11個月至17歲的兒童死亡。

香港流感季節呈現規律性特徵:夏季流感高峰於10月中旬見頂,預計11月下旬至12月初開始回落。然而專家指出,轉涼天氣可能延緩這種通常持續6至8周的下降趨勢。預計冬季流感將於明年1月至3月來襲,這使得即刻接種疫苗顯得尤為關鍵。

目前全港已接種133萬劑流感疫苗,較去年同期增長3.9%,但仍有約80%人口未獲疫苗保護。許教授特別強調,疫苗接種後需約兩週時間才能產生保護性抗體,因此把握接種時機至關重要。
新冠變異毒株XFG在多國被檢出(包括香港本地),更令香港衛生形勢複雜化。該變種目前在本地病例中佔比3.8%,雖未發現致病性增強,但其高傳染性仍引發專家警告——明年1月至3月可能出現新一波感染高峰,恰與預期中的流感高峰期重疊。
診斷檢測領域亦存在技術挑戰:新冠病毒快速測試試劑盒雖然檢測靈敏度高達98%,但對流感病毒的檢測準確度僅為40%至70%。這種局限性可能導致”假陰性”結果,特別是在病毒載量較低時。醫療專業人士建議應連續數日進行復檢,若症狀持續須直接就醫。
以許樹昌為代表的衛生專家傳遞出明確信息:疫苗接種仍是關鍵的公共衛生策略,對脆弱人群尤為重要。對家長和個人而言,這意味著需要採取主動防護措施:把握黃金接種期、了解檢測技術局限性、保持健康監測警惕性,將是應對冬季健康挑戰的重要防線。
面對流感和新冠變種的雙重威脅,香港社會每個個體的行動都將影響整體防疫成效。保持資訊更新、及時完成疫苗接種、堅持預防性衛生措施,將對降低社區健康風險、保障公共衛生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