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香港凉风送爽,西九文化区海滨长廊迎来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亚艺聚+”(Asian Ethnic Cultural Performances+)活动将维多利亚港畔化作世界级舞台,吸引了三万三千多名观众驻足观赏。作为”艺文香港2025″的重磅活动,这场文化盛事汇聚了约三十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的表演艺术家。

舞动山海 文明互鉴
当夜,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灯火璀璨。以”山海和鸣·舞动文明”为主题的开幕式,在逾百位各国艺术家的联袂演出中拉开帷幕。伊朗萨法维舞团的旋转舞者裙裾飞扬,仿佛带观众穿越时空;马来西亚传统舞蹈”扎宾”热烈奔放,充满热带风情;哈萨克斯坦”卡拉戈兹”皮影戏与现代舞创新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卢淑君在致辞中强调:”香港作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正需要这样的平台来促进文明对话。”她特别提到来自格鲁吉亚的舞团,其传神的战舞表演赢得满堂喝彩。
零距离体验异国风情

活动现场特设的”文化市集”成为观众流连忘返的热门区域。印度彩绘师拉吉什正为香港中学生陈敏仪绘制传统汉娜手绘,”这些藤蔓花纹象征着生命轮回。”他边画边解释。不远处,土耳其地毯编织示范台前围满好奇的市民,工艺大师艾登展示着传承数百年的双结编织技法。
美食区飘来阵阵香气,缅甸的茶叶沙拉、乌兹别克斯坦的手抓饭、秘鲁的紫玉米汁引得食客大排长龙。带着孩子前来的港大教授黄志强说:”这种沉浸式体验比课本更生动,让孩子直观感受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延伸活动持续发酵
毗邻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内,”霓裳绮梦——全球传统服饰展”正如火如荼地举行。展览汇集了印尼巴迪克蜡染、日本琉球红型、非洲肯特布等三十余种非遗纺织工艺,展厅中央特别搭建的T台每天上演不同国家的传统服饰秀。

而在澳门,作为配合活动的”第二十五届澳门美食节”同样热闹非凡。南湾湖畔的140多个美食摊位中,首次设立的”丝绸之路美食区”成为亮点,葡萄牙鳕鱼球、莫桑比克辣酱虾、东帝汶咖啡等特色小吃让饕客们大呼过瘾。
文化纽带联结民心
活动总策划、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王英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刻意打破传统演出模式,让观众不仅能看表演,更能亲手触摸柬埔寨银器、学习阿拉伯书法、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他透露,明年计划增设”青年文化使者”项目,选拔本地大学生参与国际巡演。
夜色渐深,香港天际线的霓虹与各国艺术家的笑脸交相辉映。这场跨越语言与国界的舞蹈盛宴,正以艺术为媒,编织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图景。正如压轴演出《千手观音》所诠释的:文明如水,终将汇流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