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署(HA)正採取重大措施,以改善居民對資助房屋的可獲得性和靈活性。在最近的政策措施更新中,該署引入了多項策略性變動,旨在支持業主自置居所和市場流動,同時維持樓市穩定。
最顯著的變動是將新資助出售單位的轉售限制從15年縮減至10年。這項決定於11月6日獲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批准,旨在促進物業轉手變得更加容易,同時避免鼓勵投機活動。此前,2022年將轉售限制延長至15年,一度減少了市場交易。

為確保過渡期間的公平性,房屋署正審慎管理實施過程。例如,2022年售出的居屋單位仍將受制於2032年之前的轉售限制,為政策審查提供緩衝期。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強調,恢復10年轉售限制預計將提高業主流動性,同時最小化市場投機風險。
變動不仅限於轉售限制。房屋署正在重新平衡居屋(HOS)和綠表置居計劃(GSH)的分配比例,確立50:50的比率。這一調整確保資助房屋機會在不同申請人群體之間更加公平分配。
為了支持年輕居民,房屋署還將白表二手市場計劃(WSM)的額額增加1000個單位,其中一半專門保留給青年計劃參與者,反映出幫助年輕香港居民進入房屋市場的承諾。
分配過程也在進行優化。房屋署將發出略高於指定額額的批准信,以應對通常有15%至20%的申請人不會追尋購買資格證書的情況。未使用的家庭額額將重新分配給個人申請者,以創造更多通往自置居所的靈活途徑。

展望未來,房屋署計劃逐步增加未來居屋和綠置居項目中較大單位的比例。這一策略旨在更好地滿足家庭住房需求,不過黃碧如承認,由於目前公屋輪候時間較長,實施這一策略將需要時間。
這些全面的政策更新反映了房屋署應對香港複雜住房挑戰的細緻方法。通過降低轉售門檻、調整分配比率和引入針對年輕申請人的支持措施,該署正在創造一個更加動態和可獲得的資助房屋系統。
這些變動展示了在促進自置居所願望和維持市場穩定之間的微妙平衡。雖然為現有和潛在業主提供更大的靈活性,房屋署仍致力於防止市場投機,確保資助房屋的公平獲取。
隨著這些政策的逐步實施,房屋署將繼續監管其影響,隨時準備作出進一步調整,以滿足尋求負擔得起的自置居所機會的香港居民不斷變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