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關注瑪麗醫院致命工業意外 稱重視工程安全
瑪麗醫院重建工程地盤發生致命工業意外,一名57歲工人死亡。醫管局表示,工程由建築署負責進行,局方下午接獲建築署通知,指一名受僱相關升降機工程分判商的工人,在工作期間被困其中一條升降機槽。承建商地盤負責人隨即召喚消防員救出工人,送院搶救,其後證實死亡。
醫管局說,對事件感到難過,並對家屬致以深切慰問,已要求建築署確保工程承建商必須為家屬提供適切協助、妥善照顧家屬及處理工人的後事。
發言人又說非常關注事件,鑑於工程內的升降機尚未完成工序及調整,目前並未交付瑪麗醫院使用及管理。醫管局知悉建築署駐地盤人員在意外發生後,隨即向工程承建商了解及跟進事件,已敦促工程承建商必須嚴肅跟進,盡快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地盤安全,並要求工程承建商徹查事件成因,盡快向建築署及醫管局提交報告,避免再發生類似意外。
發言人指出,一直非常重視轄下醫院工程的工業安全,承建商會向勞工處呈報事件,當局亦會督促建築署及承建商全力配合勞工處及相關執法部門的調查。
男子西貢划獨木舟失蹤 消防及飛行服務隊搜救
一名男子在西貢划獨木舟期間失蹤,救援人員正進行搜索。
警方傍晚近6時接報,指一名40歲男子原計劃中午由白腊出發前往破邊洲,但其後不知所蹤。
消防出動蛙人,政府飛行服務隊也有參與協助。
荃灣命案男死者為前海關督察 海關:本月中離職
荃灣一名男子在酒店懷疑墮樓死亡,他的妻子及兩名兒子被發現倒斃在酒店房內,警方列作謀殺及自殺案。
警方表示,男死者在案發前曾在社交媒體透露患有情緒病,呼籲社會正視情緒病,有需要時應盡早求助。
海關得悉事件涉及一名前海關督察,部門對事件深表難過,並向家屬致以深切慰問。海關又表示,男死者早前是因私人理由請辭,5月中起休假,本月中離職。
益豐大廈院舍負責人稱長者行動不便難撤離 有住戶冀加快復修進度
土瓜灣益豐大廈昨晚因私人鹹水管漏水,鹹水湧入電掣房令電力裝置故障,一度全面大停電。工程人員搶修後,B、D兩座住戶以及4幢大廈的公用設施今日凌晨恢復供電,機電署表示,全力爭取A座大廈住戶以及大廈內的護老中心在今晚10時前恢復電力供應,並爭取C座住戶明日凌晨2時前恢復供電。
益豐大廈的安老院舍負責人說,由於不少院友行動不便,難以撤離至臨時庇護中心,因此整晚留在大廈內,院舍煮食系統使用石油氣,院友膳食沒有受太大影響,但停電導致泵水系統受阻,院友暫時缺水洗澡。她又提到,政府為院舍提供了電箱、風扇等物資,區議員及社會福利署亦有關注院友狀況。
在未有供電的C座,有居民表示,由於明天要上班,因此今晚會留在家中過夜,以及沖凍水涼,亦準備幾把小型風扇降溫。
另一名C座住戶表示,會到朋友家中留宿,她認為天氣又熱又焗,想回家洗澡但不方便,停電影響頗大,希望能夠加快復修進度。
瑪麗醫院臨牀大樓1工業意外 消防花近兩小時救出被困𨋢槽工人 搶救不治
【20:59更新】今午(27日)5時許,警方接獲報案,指工人在瑪麗醫院一地盤工作期間,被困在新落成大樓𨋢槽。多輛消防車到場,包括災難應變救援隊及流動傷者治療車。現場消息指,涉事地盤為瑪麗醫院臨牀大樓1,該工人在升降機維修檢查時,升降機突下降將工人壓在𨋢槽昏迷,同行工友發現事件後報警求助。消防拯救近兩小時將傷者救出。涉事57歲男工人姓梁,被救出時仍陷入昏迷,其後被送往急症室,惟搶救後證實傷重不治。意外起因仍有待警方調查。
瑪麗醫院工人被困升降機底 救出送院證實不治
瑪麗醫院傍晚發生升降機工業意外,一名57歲維修工人一度被困𨋢底,消防將他救出,送院後證實不治。
警方傍晚近6時接報,指該名工人在地盤進行升降機工程,期間升降機突然郁動,工人受困,消防到場用了大約一個多小時將他救出,當時他已經昏迷。
施政報告2025|許正宇稱走入社區聽民意有助打造更貼地政策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首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有份出席諮詢會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走入社區傾聽民意,有助掌握市民真切所需,打造更有溫度、更貼地的政策。
局方在社交專頁表示,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變革創新,持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近年亦積極完善上市制度,今年以來新股市場活躍並領跑全球。財庫局未來將持續推動多方面工作,包括繼續優化上市制度,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發展金融創新,吸引更多具潛力的優質企業來港上市,同時便利企業在港成立財資管理中心。
瑪麗醫院工業意外被困工人已救出 昏迷送院
瑪麗醫院一名工人傍晚維修升降機期間,升降機突然郁動,工人一度被困,消防到場將他救出,昏迷送院治理。
警方傍晚近6時接報,指一名年約50多歲的男子在地盤進行升降機工程,期間升降機突然郁動,工人受困。
工業傷亡權益會表示關注事件,促請勞工處、建築署及醫管局調查意外原因是否涉及機件故障,並要求總承建商和升降機公司等,向工人及家屬提供可行協助。
瑪麗醫院有工人進行升降機工程時被困 消防到場救援
瑪麗醫院一個地盤傍晚發生工業意外,一名工人昏迷,消防到場救援。
警方傍晚近6時接報,指一名年約50多歲的男子在地盤進行升降機工程,期間升降機突然郁動,導致工人受困。
機電署:爭取今晚10時前恢復益豐大廈A座及老人院供電 料C座凌晨2時前復電
土瓜灣益豐大廈昨日因私人鹹水管漏水,鹹水湧入電掣房令電力裝置故障,引致4座大廈停電。機電工程署表示,A及C座的供電設施受鹹水淹浸,嚴重損壞,目前未能恢復正常供電,已要求中電接駁臨時供電,並督促註冊電業承辦商配合安裝臨時電掣櫃及電線鋪設,全力爭取今晚10時前恢復電力供應予A座住戶及老人院,以及於明日清晨2時前恢復電力供應予C座住戶。
乙肝基金會活動談肝炎預防和治療 盧寵茂:今年推乙肝篩查計劃
世衛組織將7月28日定為世界肝炎日,有慈善機構今(27日)舉辦活動推廣乙型肝炎檢查和診療。醫衛局長盧寵茂致辭時稱,現時37歲以下人口獲疫苗保障,乙肝感染率大幅降低,政府今年亦會推出乙肝篩查計劃,從高危群組識別患者,以作跟進治療。
逾50基層檔主集結香港墟市節賣手作 主辦方冀簡化墟市申請流程
香港墟市節2025今(27日)於啟德車站廣場的露天廣場舉行,現場設逾50個來自全港不同社區的特色墟市攤檔,售賣自家製作的手工藝品、鉤織、布藝等,當中大部份檔主都是來自基層家庭。有檔主將零食及飲品包裝改造成零錢包,冀宣揚環保訊息,亦有檔主售賣多款手作首飾,冀自食其力。主辦單位表示,每次申請舉辦墟市困難重重,往往需時2至3個月才得悉結果,期望當局簡化申請流程,讓主辦單位及檔主有更多時間準備。
警聯同海關破兩宗海上走私案 檢約值1300萬懷疑私煙
警方懷疑近日接報指有人在赤柱大潭灣和新界東北地區進行走私活動,經過深入調查及情報分析後,今日凌晨聯同水警總區特遣隊、水警南分區,水警北分區及海關海域調查組人員,在相關海面埋伏,期間人員發現2艘沒有亮起航行燈的快艇駛至赤柱大潭附近碼頭,數名男子將貨物由該2艘可疑快艇搬到岸邊一輛貨車上,人員隨即採取行動,涉案男子見狀隨即棄下貨車,並跳上快艇高速向香港南面水域逃去,水警人員遂展開追截,惟涉案快艇最終往內地水域方向逃去無蹤。未幾,人員再發現2艘沒有亮起航行燈的快艇高速駛至新界東北往灣洲附近,水警人員展開追截不果,事後人員在往灣洲的石灘上及對開海面發現數十箱懷疑私煙,相信是由該2艘快艇丟下。
加拿大批港通緝19人 特區政府表示強烈反對和不滿
特區政府今午再發聲明,批評有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的官員政客及反華組織等歪曲事實,抹黑特區依法緝捕潛逃境外危害國家安全分子的行動,並發表不負責任言論,認為他們試圖混淆視聽,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又說「任何妄顧事實而以失實言論抹黑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都是偽善和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得人心。」
屯門重案組檢4.5公斤可卡因 31歲男子涉販毒被捕
屯門警區重案組在屯門展開打擊毒品行動,探員根據線報及經深入調查後,昨早(26日)在友愛邨一單位外截查一名形迹可疑男子,其後在單位内檢獲共約4.5公斤可卡因,毒品市值約359萬元,該名31歲姓梁本地男子涉嫌「販運危險藥物」被捕。他已被暫控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案件將於明日(28日)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
荃灣悅來酒店倫常命案│6男女到場獻花 眾人神情哀傷
荃灣悅來酒店揭發的倫常案,6名男女今午(27日)4時許帶備鮮花到場,並將白色花束放於酒店對開路旁,眾人神情哀傷,逗留數分鐘後離去,未有回應在場記者提問。另外於相若時間「黑箱車」到場,直接駛進酒店停車場,由仵工將遺體舁送殮房。
機管局上月於機場以西海域投放6萬條幼魚 至今敷設600個人工魚礁
機管局於2021年推行「敷設人工魚礁先導計劃」,當時在機場南跑道以西水域敷設100座人工魚礁,並投放幼魚以改善海洋生態。今年初機管局再在機場中跑道以西水域的海床敷設500個人工魚礁,並於今年6月6日「全國放魚日」,在機場中跑道及南跑道敷設了人工魚礁的位置,投放6萬條幼魚,屬數量最多的一次。
特首率官員出席施政報告諮詢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率領21名司局長在馬頭涌官立小學(紅磡灣)出席2025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聽取地區人士對本屆政府第四份施政報告的意見和建議,約有120名來自不同背景的市民參加。 諮詢會第一部分由李家超和司局長聽取市民發表意見,涵蓋的議題包括土地房屋、交通運輸、創新科技、金融發展、文化體育、教育、青年、扶貧助弱、醫療服務、社會福利等。第二部分為小組討論,市民分為四組,分別圍繞「拼經濟謀發展」和「惠民生建未來」兩個主題,與李家超及司局長深入交流,李家超輪流與每個小組討論,聽取意見。 李家超表示,市民各有自己關心的問題,因此他很重視地區諮詢。他認為,今日和團隊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與市民廣泛交流,能讓政府了解市民關注的事項。撰寫施政報告時,市民的意見也有助他對制定政策和運用資源更有掌握。 他又指,政策方面不論宏觀、微觀都要照顧,並強調要大力發展創新科技。 今日一同出席地區諮詢會的司局長有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 施政報告公眾諮詢上月16日展開,政府在未來一個多月會繼續通過不同形式的諮詢會和社區探訪等活動,廣泛聽取不同界別團體和人士的意見。市民也可循施政報告專題網站、社交媒體帳號、電話熱線、電郵、傳真及郵遞等方式提出意見。
地區治理:追查源頭 滴水不漏
夏日炎炎,不少人會以冷氣降溫,但滴水問題也可能隨之而來,除了為鄰里帶來擾人的聲響,更會埋下衞生隱患。而在入夜後,隨着更多市民留在家中,冷氣機滴水問題就更為明顯。 食物環境衞生署團隊一直設法打擊任由冷氣機滴水的違法行為,然而,在晚間進行調查時,往往因光線不足及大廈外牆冷氣機位被晾衣架遮擋等,以致困難重重。 科技尋源 為克服此難題,署方最近引入新科技,利用紅外線夜視鏡攝錄裝置協助團隊在晚間追查滴水源頭。食環署衞生督察譚綺雲解釋,該裝置可在陰暗環境中清晰捕捉高層滴水源頭,精準定位,大幅提高夜間偵查效率,令執法更科學、更快捷。 現時食環署全港19個分區均已配備該裝置,可用於觀察最高位處20層樓的滴水源頭,最近引入的第二代裝置,觀察距離更提升至40層高。 舊區重災 據食環署的數字,冷氣機滴水的投訴個案近年呈上升趨勢,由2023年約3.1萬宗,增至去年約3.4萬宗,深水埗、油尖旺等舊區屬重災區。 其中,油尖旺區人口密集,當區區議員歐楚筠指,區內樓宇及設施老化問題嚴重,很多大廈缺乏統一的冷氣排水系統,所以冷氣機廢水只能直接外排。加上區內的劏房和賓館相對密集,單位較多非法改裝或改建,不少冷氣機滴水的源頭非常隱蔽。 主動出擊 面對這個老大難問題,食環署決心加強打撃力度,5月至9月期間會在全港展開執法行動,鎖定部分大廈,主動加強巡查。 食環署助理署長(行動)溫智舜表示,部門已選定全港各區30個冷氣機滴水黑點,它們的特徵是影響到在街道上排隊候車的市民,食環署人員會針對黑點,每星期最少一次,在早、午、晚不同時段以「洗樓」形式採取執法行動。針對深水埗區、旺角區、油尖區等黑點較多的地區,署方更會額外派出人手支援。 截至7月中,當局針對冷氣機滴水黑點,共發出約700張與冷氣機滴水相關的妨擾事故通知,市民須在通知書指定期限內處理。 溫智舜強調,整個夏季均會維持嚴厲的執法力度,期望冷氣機滴水黑點會有大幅度改善。 多措並舉 除了執法,當局也重視宣傳、教育,冀以多管齊下的方法處理冷氣機滴水問題。食環署積極與各區民政事務處和區議員等合作,透過地區網絡,推動市民正視問題。 油尖旺區議員鍾澤暉表示,區議會非常樂意擔任橋樑角色,協調居民、地區組織與食環署緊密合作,讓市民了解冷氣機滴水問題的嚴重性。 業界參與 私人屋苑方面,食環署一直推行物業管理公司協助處理冷氣機滴水事故計劃,邀請物管公司在夏季時協助處理屋苑內的冷氣機滴水投訴。如物管公司處理投訴不果,食環署才會介入。 過去五年,每年平均有超過80間物管公司及200多個私人屋苑參與計劃,其間,通過計劃成功處理超過4,000宗投訴個案。 發揮優勢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主席黃江天鼓勵業界積極參與計劃,認為由物管公司負責跟進投訴,優勢明顯。 他說:「物管人員對屋苑的設施結構瞭如指掌,可快速找出問題源頭。另外,他們熟悉住戶,可更有效溝通,減少爭拗對立。」 他補充,物管人員可主動巡查屋苑、張貼告示等,向住戶宣傳冷氣機保養,並與執法部門互相配合協作,情理兼備解決冷氣機滴水問題。
抓緊創科發展 支持經濟轉型升級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經濟轉型升級是必然且持續的過程,靈活應變地緣政治格局、推動創新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吸引全球資金和培育人才,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政府希望抓緊科技創新帶來的發展,創造更多優質和高技術職位,從而為其他工作崗位的需求提供支持。 陳茂波又提到,即將公布的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的預估數字可望持續上升勢頭,將會是連續第十個季度增長;6月份的零售銷售量也審慎樂觀,連跌四季的私人消費在第二季可望止跌回升。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7月27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隨着國際政經環境轉變及科技迅速變革,香港經濟持續轉型升級,在這發展過程中,每個階段都存在不一樣的特徵、結構和挑戰。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年來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有幾個趨勢頗為明顯,包括: (一)本港經濟持續增長;(二)資金持續流入,金融市場氣氛向好、住宅樓市也趨向穩定;(三)勞工生產力有所提升,僱員收入中位數亦持續上升。 可以說,香港的整體競爭力和吸引力正不斷增強。 細看箇中的狀況,本港經濟自2023年開始恢復增長,繼去年增長2.5%後,今年首季增長3.1%。儘管外圍環境紛繁複雜,但本港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本周即將公布今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的預估數字,增長受出口活動、整體投資和私人消費帶動,上升勢頭可望持續,這將是連續第十個季度增長。 值得一談的是私人消費。隨着經濟保持動力,資金持續流入、股市向好及樓市回穩,加上政府大力推動盛事活動、高增值旅遊,私人機構又積極響應,都為私人消費和市場氣氛帶來一定支持。最近在啟德體育園上演的香港足球盛會以及在會展舉行的香港動漫電玩節,共通點是吸引了大批海內外的粉絲,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朋友熱情投入參與,帶動了相關產品的銷售,也造就了商機。我今日也會到香港動漫電玩節,體驗這場活動的熱鬧與商機。 事實上,5月份的零售銷售量錄得14個月以來首次按年增長,顯示消費市場已呈初步回穩跡象,估計6月份的數字也審慎樂觀。綜合而言,已經連跌四季的私人消費在今年第二季可望止跌回升。 在持續超過兩年的經濟增長周期中,在產業轉型升級及經濟結構調整之際,不同行業之間的回應速度快慢不一,影響着相關行業的勞動市場狀況。總體而言,本港就業市場尚算穩定,打工仔收入仍有不錯升幅,今年3至5月全職僱員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按年上升6.8%至25,000元。 就如過去每次經濟升級轉型的過程,目前香港一些新興產業正加速發展,也有一些傳統行業的企業積極轉型向前,這些行業及企業正在增聘人手,僱員薪酬亦有所調升。然而,不同行業或企業之間難免有不均衡的情況。部分勞動力密集型的行業面對的壓力會較大,例如零售和餐飲業。不過,隨着消費氣氛好轉,相信會為這些行業帶來支持。一些個別行業如建築業的就業形勢,隨着樓市趨穩、政府建築工程加快也會逐步改善。總的來説,本港經濟中長期前景穩中有進,雖然個別行業仍面對挑戰,但我們預期勞工市場會大致保持穩定。我們亦會加強透過推動職業再培訓、科技素養培訓等一系列措施,協助市民就業。 特區政府過去一段時間全力全速發掘經濟新增長點,大力支持創新科技的發展,正正是希望抓緊科技創新帶來的發展,通過吸引更多企業落戶及本地企業的擴張,創造更多優質和高技術的就業職位,同時對其他類型工作崗位的需求提供支持。同時,我們致力開拓更多海外新市場、尋找新的合作夥伴、發展供應鏈管理中心等,讓香港可在這個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下靈活把握發展機遇。只要堅定持續推進這些工作,隨着更多企業選擇在港發展或擴大營運,本港整體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也將逐步為就業市場帶來更多的支持。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明天將率領創科企業代表團出訪馬來西亞及文萊,與當地的「耐心資本」機構及產業代表會面交流,尋求更多在香港和大灣區的共同投資機會,並希望協助更多在港企業擴闊投資人背景和探索更多產品落地的機會。 經濟轉型升級是一個必然且持續的動態過程,靈活應變地緣政治格局、大力推動創新科技的發展與應用、致力吸引全球資金,並為未來培育人才,是提升競爭力、為經濟結構升級的關鍵。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用好國家穩定發展的優勢和政策支持,堅持推動香港經濟更多元化、更高質量發展,必可為香港經濟持續增添動能,讓市民受惠。
反對外國政客抹黑警方執法行動
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的官員政客和反華組織等歪曲事實,抹黑香港特區依法緝捕潛逃境外危害國家安全分子的行動,漠視不法分子的犯罪行為,並發表不負責任言論,試圖混淆視聽,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 19人在境外籌組、成立或參與一個名為「香港議會」的顛覆組織,涉嫌干犯《香港國安法》第22條「顛覆國家政權罪」,日前被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懸紅通緝。特區政府指出,《香港國安法》適用於在特區以外地方干犯《香港國安法》下罪行的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以及在特區成立的公司及團體等法人及非法人組織;也適用於不具有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身分但針對特區實施犯罪的人。因此,香港警方有責任依法追究在境外涉嫌干犯《香港國安法》罪行的人。 《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均明確規定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並依法保護香港居民的權利和自由。然而,針對極少部分危害國家安全的組織和個人,特區政府對其犯罪行為絕不姑息,一定追究到底,採取一切可行方法緝捕潛逃境外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士。 特區政府強調,潛逃者不要妄想潛逃離港便可逃避刑責,他們最終都需要為其危害國家安全的嚴重犯罪行為負上責任,受到法律制裁。任何國家或組織都不應包庇犯罪分子,或以不同藉口嘗試為他們開脫。 特區政府重申,以失實言論抹黑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都是偽善和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得人心。外國或外部勢力企圖詆毀香港情況,只會理屈詞窮,絕不會得逞。特區政府定當繼續堅定履職,維護國家安全。
醫管局關注瑪麗醫院地盤工業意外
瑪麗醫院重建工程地盤今日發生致命工業意外,該工程由建築署負責進行,一名受僱其升降機工程分判商的工人在工作期間被困一條升降機槽,承建商地盤負責人隨即召喚消防員救出工人,工人被送往瑪麗醫院急症室搶救,惟送抵急症室後證實死亡。勞工處接報後即時派員到場,正調查意外原因。 醫院管理局對事件感到難過,並對離世工人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局方表示非常關注事件,已要求建築署確保其工程承建商必須為家屬提供適切協助、妥善照顧家屬及處理工人後事,又會督促建築署及承建商全力配合勞工處及執法部門的調查。 醫管局指,建築署駐地盤人員在意外發生後隨即向工程承建商了解及跟進事件,已敦促工程承建商必須嚴肅跟進,盡快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地盤安全,並要求承建商徹查事件成因,盡快向建築署和醫管局提交報告,避免再發生類似意外。
蔡若蓮展開大阪訪問行程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展開日本大阪訪問行程。她將出席教育專題研討會並發表演講,闡述香港實踐優質平等教育的經驗,以及推廣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優勢。 研討會在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期間舉行,屬世博的主題周活動之一,旨在匯聚專家和學者,就教育專題分享真知灼見。 研討會舉行前,蔡若蓮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育界代表會面,探討全球教育的新趨勢。 蔡若蓮後日結束行程返港。她離港期間,副局長施俊輝署任局長。
關愛隊續按區情區需服務市民
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第一期服務協議將於9月底至10月中陸續屆滿,第二期的關愛隊總數會由現時的452隊增至455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指,當局期望第二期關愛隊的服務協議可從三個方向落實。 麥美娟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表示,第二期關愛隊須延續先前服務,並按照區情和區需服務市民。此外,在第一期的基礎上,當局希望第二期服務能做得更深更廣。 在第二期關愛隊下,沙打(北區)將分拆為兩個小區;上水鄉郊(北區)、坑口西(西貢區)也會增設新服務小隊;六個小區群將會微調分界。麥美娟指,沙頭角和打鼓嶺幅員較廣,因此一分為二,上水鄉郊(北區)和坑口西(西貢區)則因應人口上升而增設隊伍。至於六個小區群的服務範圍微調,可讓服務更歸一,方便關愛隊接觸市民。 截至上月底,關愛隊共探訪約53萬個長者戶和有需要住戶,提供約76,000次服務,舉辦約38,000次活動。
丘應樺出席浙港專業服務合作會議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今日在浙江寧波出席第二屆浙港現代專業服務合作會議,促進兩地專業服務領域的合作,傍晚返抵本港。 丘應樺致辭時指出,浙江是國家的經濟大省,地區生產總值名列前茅,創新科技和人工智能發展迅速。香港則科研實力強、國際化程度高、國際交流合作網絡廣泛,有潛力成為全球重要的教育、科技和人才中心。此外,香港擁有優質高效、國際化的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既深且廣,是理想的籌融資平台,也是全球第五大的商品貿易經濟體系。 浙港合作會議機制今年4月正式成立。丘應樺表示,在此基礎上,浙江和香港將聯手推動會計審計、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管理諮詢、知識產權、工業設計、規劃設計、建築及相關工程等專業服務領域的合作。 他又提到,截至上月,申請在港上市的企業中,浙江企業有19家,佔申請上市企業總數約一成,充分反映香港穩健的金融市場已成為內地企業首選的上市平台。 丘應樺相信,浙港在堅實的經貿合作基礎上,可共同提升現代專業服務合作,吸引全世界的投資者以香港為跳板,開拓規模和潛力巨大的浙江市場,浙江企業則可透過香港的專業服務走向世界市場。 其他在開幕式致辭的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馬利懷、浙江省政協主席廉毅敏和寧波市市長湯飛帆。
強烈不滿英國官員不實言論
香港特區依法緝捕潛逃境外的危害國家安全分子,英國外交大臣林德偉和英國內政大臣顧綺慧卻就此發表不實和偏頗言論,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和反對,又要求英國政府立即停止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19人在境外籌組、成立或參與一個名為「香港議會」的顛覆組織,被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懸紅通緝。特區政府指,「香港議會」旨在顛覆國家政權,目標包括推動「自決」;制定所謂「香港憲法」;以非法手段推翻、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制度或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權機關或特區政權機關等,涉嫌干犯《香港國安法》第22條「顛覆國家政權罪」,警方遂依法向法院申請拘捕令,並通緝有關人士。 特區政府強調,《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的罪行訂有適當的域外效力,完全符合國際法原則、國際慣例和各國各地區通行做法,實屬必要和正當,並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一致。潛藏英國等西方國家的潛逃者被通緝,是因為他們在當地公然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勾當,肆意勾結外部勢力包庇其惡行,香港警方採取合法措施強烈打擊潛逃行為,做法有理有據,實屬必要和正當。 英國最少有14部關於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卻對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指手畫腳,特區政府認為,這是實實在在的雙重標準。 特區政府又表示,必會用盡所有方法,依法追捕及打擊潛逃境外、危害國家安全的罪犯,全力做到違法必究,雖遠必誅,並呼籲被通緝人士回港自首。特區政府會繼續堅定不移地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同時依法保障香港市民的權利和自由,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勞工處就瑪麗醫院致命工業意外展開調查
瑪麗醫院傍晚發生升降機致命工業意外,一名57歲維修工人一度被困𨋢底,送院證實不治。勞工處表示,接報後已即時派員到現場,現正就意外原因展開調查。
警方傍晚近6時接報,指該名工人在地盤進行升降機工程,期間升降機突然郁動,工人受困,消防到場用了大約一個多小時將他救出,當時已經昏迷。
西貢划獨木舟疑失蹤 救援人員海空搜索 暫未有發現
西貢發生懷疑划獨木舟失蹤事件。警方今午(27日)5時許接獲白腊灣出租獨木舟公司職員報案,指一名男子今早租借獨木舟後,沒有按時歸還,懷疑他遇意外失蹤。警方、消防處、海事處及飛行服務隊到場展開搜救,至今晚深夜仍未有發現。經初步調查,案件列作在香港水域搜救。搜救行動仍在進行中。涉事男子年約40歲,1.7米高,瘦身材,當時身穿藍色長袖泳衣及戴藍色帽。
中大測試出11種與蟹過敏相關致敏原 助過敏者作個人化診治方案
中大醫學院針對市面上6種最常食用的蟹進行分析,測試出11種與蟹過敏相關的致敏原,並發現皇帝蟹獨有的致敏原。研究團隊認為今次發現,可以為海鮮過敏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準的個人化診治方案,以免患者不必要地戒口。
中大團隊從6種常見蟹,包括花蟹、藍花蟹、青蟹、松葉蟹、大閘蟹及皇帝蟹的蟹鉗中抽取蟹肉,萃取肌肉蛋白以配合 64名蟹過敏患者的血清樣本進行致敏原分析,成功測試出11種蟹致敏原,及其不同的抗原表位同源性和致敏性,其中8種致敏原更是首次發現。研究團隊說,每個蟹過敏患者的血清樣本對不同致敏原所呈現的致敏反應不一,反映蟹過敏存在特異性。
研究團隊表示,皇帝蟹在生物分類中不屬於螃蟹,獨立鑑定特異性過敏原後,鎖定蘋果酸脫氫酶為其獨有的致敏原,並於世界衞生組織和國際免疫學聯盟致敏原命名資料庫中註冊為 「Para c 11」。
全球約有2%人口患有甲殼類及貝殼類海鮮過敏,亦是本港青少年和成人出現過敏性休克的主要食物過敏成因。蟹是繼蝦之後第二普遍的致敏原,過敏反應包括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喘鳴,嚴重可導致過敏性休克。